Relocating Divinity
Being an Atheist Theist
跨界對談:論鬼、神、生、死與輪迴
2019.11.24 下午| 水谷藝術 5F
主持人:朱峯誼
與談人:林麗純(薩滿實踐者)、王詩琪(SRT與頭薦骨共振執行師)、鄭鏗彰(佛法實踐者)
此頁面主要摘錄佛法討論的部分。
跨界對談
Event Talks
鄭鏗彰,業餘佛法實踐者,經營主持一個超過十五年的佛典讀書會,對不同傳承的佛法內容略有涉獵。自認是無宗教信仰的俗稱佛教徒,認為既然佛法是無神(造)論,佛法應不算信仰,所以也不太參與宗教化的佛教。佛法是看清楚真相進而住在真相、得到解脫的實踐方法,老師釋迦牟尼佛講出了方法,但解脫道路還得自證自知,一點一滴努力理解並前行而已。
世界
鄭鏗彰:基本上後來被稱為「宗教」或是「信仰」,都有一個原始的面向。如果把它當成是哲學層面的話,那就是去理解宇宙萬物還有人生存的狀態、是人存在的狀態的一種解釋的方式。剛剛峯誼有提到說的,現在我們說的「中國」⋯⋯其實以前也不叫「中國」⋯⋯在秦漢以前,或是春秋戰國以前、甚至是在夏商的時候,人們怎麼樣去理解關於看不見的或是無形的事情,然後給祂們一個「鬼」或「神」的稱呼。所以鬼神可能是祖先,也可能是山林的精靈,也可能是天地萬物。
如果回歸到這個面向,無論是在中國、在印度、在歐洲,其實在大概佛陀存在的 2500 年以前,大部分都是一個部落的社會,也就是新石器時代大概到⋯⋯我這樣講可能會有點無聊,但是這個其實很重要的,因為這些社會型態的轉變,造成人們怎麼去理解這個他存在的世界,以及自己。新石器時代大概是 5000 年前到 2500 年前結束,也就是佛陀存在的時期之前;包含夏商也是這個時期。這個時期有什麼特色呢?它就是一個「部落社會」的特色。新石器時代結束,進入青銅時代或是鐵器時代,人類開始懂得用這些金屬器。這時期最大的改變,除了農耕技術,就是戰爭的技術。戰爭技術的改變所造成的一種新的社會情景,那就是城堡。這個時期裡,社會開始階級化,然後形成「城邦階級」。城邦社會裡最重要的人,除了以前留下來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是巫師階級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士階級。他們擁有武力,武力用來保護領土,因此開始有城市的誕生。城市誕生之後,人們的生活型態不再是只有農耕或是魚獵,而是逐漸發展商業與貿易。有了商業與貿易,這些城邦的「制度建立」就變得非常重要。那最重要的準備是人類從原始的部落社會的母系社會,走到城邦制度的父系社會。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理解這些所謂鬼神的方式就不太一樣。在中國的話大概是春秋戰國時代;為什麼會是戰國時代?因為各個城邦開始互相爭戰。在那之前,夏商其實都是部落文明。夏的歷史比較不可考;它到底延續多長?到底它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人?是一個民族?或是一個或幾個部落?或是它只是個神話傳說?像是黃帝、蚩尤,他代表的是一個個人?或是一個部族?不論如何,我們都可以從一些傳說裡知道它是一個部落社會。
部落社會、母系社會很大的特色,就是原始的、剛剛所說的「薩滿文化」的起源。部落社會很簡單,就是農耕,然後母系社會。所以一切都是跟「土地」有關。所有人⋯⋯即便是現在的台灣原住民也是一樣;台灣原住民可能是最晚進入所謂的現代城邦或是國家體制的一個族群之一,而保留著原始的部落社會型態。所謂的祖靈並不是單指祖先,祂可能是剛剛說的鬼神的綜合,包括土地、萬物,然後生存在這片土地萬物的包含人類、包含動物、植物,或者是山靈⋯⋯都是祖靈;祂不是一個單指的個體。但是進入城邦社會之後,「血統」就變得非常地重要。我有武器、我保護的就是我這個部族、這個血緣。那這個血緣漸漸地就會發展成是重視「武力」的,也就是「父」。於是男性自然就會變得是比較強勢,而保留這個男性的種族的血緣,就會變得很重要。它會變成一個站在所有社會階層之上的、甚至是蓋過原來在部落社會裡很重要的、去詮釋土地上面所有一切的人,例如巫師、或是所謂的薩滿。
這樣子的狀況就變成血緣主義開始影響所有的關於「神」的信仰,包含在漢地,也就是所謂中國社會,或是在印度社會裡,人們開始去探討⋯⋯或是在歐洲的社會;其實歐洲就是所謂的雅利安或是希臘羅馬神話⋯⋯這個講印度的時候再講。中國可能就是進入戰國社會之後,有一個叫做封禪的制度,就是皇帝在上任時,他要去祭祀泰山。祭祀泰山其實代表的就是一種從萬物離開,變成「人類」社會為主的轉變。在社會型態上就是離開山林,進入到一個城市、一個聚落、一個城邦裡面,有圍牆圍起來的地方。人離開了「萬物」,也就是人從「母系」走向了「父系」。這樣子的詮釋方式,就從原本的一切萬物皆有靈、人沒有自己的形式、人是屬於土地的、人是屬於萬物的、人跟萬物是平等的、人生死都是回歸萬物、從萬物來也回歸萬物、沒有一個階級或者是天堂地獄的區分⋯⋯但是當人類走向了剛剛說的城邦社會,血緣開始變得重要,讓他在信仰上也發生了變化。剛剛說中國皇帝要去封禪,是代表他離開了這個原始的萬物的信仰,也就是萬靈的信仰,所以必需要去創造一個儀式去祭祀天地,來表示他是承接天地而來的、一種「我擁有跟天地一樣的地位」。封禪的「封」就是祭天、祭祀,「禪」就祭地,也就是「祭祀天地」的意思。是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印度原先也是原始的部落信仰、也是所謂的泛靈社會。天地都有靈,也是有祭祀祖先;這些其實一直到後來的佛經裡也都有談到。到了吠陀時期,也就是大概兩三千年前的那個時代,大概也就是要轉變成「城邦社會」的時候,印度開始發展成所謂的一神論。以前的萬靈社會是萬事都崇拜,慢慢地他的信仰型態就變成了要從這些萬神裡面找出一個神。每個人、每個家族都可能有最主要的祭祀對象,然後又因為人類社會的互相併吞,大家開始依恃某一個神祉,所以漸漸地發展整理出不同的部族都祭祀的那個唯一神,一個跟萬物共通的唯一神,一個主導萬物、創造萬物的唯一神。所以在吠陀信仰時代,也就是後來婆羅門信仰,印度人立了三大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說有創造主,也就是天啟,也就是「有一個唯一的意識創造了天地、創造宇宙萬物」。第二個是祭祀至上;人們可以透過祭祀回歸到天去。第三個則跟第二個有關,就是可以主導這個祭祀儀式的、去跟這一個唯一的神溝通,只有婆羅門。這樣的信仰,就包含我剛剛說的社會階級。人類他怎樣去理解這個社會,他就怎麼樣去理解天;它其實就是人類社會的複製。所以你看到的一神信仰,全世界各地都一樣,都是所謂的父神,祂不再是母性的神。當然在這些一神信仰裡,可能會有一些母神的象徵,比如說聖母瑪利亞、媽祖,或者是印度教裡很多母性的神。但是這些母神信仰都是建立在這一個父系社會的基礎上;是之前部落社會裡面的這些母性的神,慢慢地被移轉成父系社會裡的信仰型態。
古印度的信仰其實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它會依社會狀況不斷地包容在地的信仰。大家可能有聽過「吠陀信仰」是「雅利安人」帶到印度來的,可是現在有一些理論支持其實並沒有所謂「雅利安人入侵到印度」這件事。情況很可能是原始的吠陀信仰,像我剛剛說的那樣,是從部落社會走到城邦體制互相爭戰的時候逐漸產生發展的信仰。這個信仰可能因為透過中亞跟歐洲的交流溝通⋯⋯所以原始的希臘文化其實也有「輪迴」、有這些類似的共同的元素在⋯⋯再從一神信仰底下複製社會階級。因為階級制度的誕生,所以它開始再去解釋人死後的狀態,以及有沒有一個唯一的意識的誕生,或是一直存有、延續的意識的誕生。這個一直存有、延續的存在,有人可能解釋成靈魂,有些人可能解釋成意識,那這一個延續的存在的狀態就叫做輪迴。在古印度的輪迴裡,對應的就是他們社會結構上的四大種姓階級,也就是「婆羅門」;「剎帝利」就是貴族階級、武士階級;還有一般的「平民」,以及「賤民」,這四大階級。婆羅門階級現在一般說是雅利安人,不過這個可能需要再去考證;一些新的學術理論已經在推翻這樣的說法。婆羅門是可以透過念經文,或是意識的回歸,直接回歸到「梵天」。
剛剛說的,其實在泛靈社會底下,即便是吠陀信仰也分成三層,分別是天(Div)、空(Antariksa)、地(Prthivi)。其實大部分大致是一樣的;「天」有33天,33天這個信仰也有再經過轉化與複複,在很多的社會裡都是共通的。然後「空」,就是這樣子的狀態(人肉眼可見的天空,又稱為中間界),然後「地」。最高的,或是說最多人崇拜的,就是「因陀羅」,也就是所謂的「帝釋天」。然後回歸一神,再慢慢地整理之後,有了一個更高的宇宙創造主。剛開始創造出來的是「梵天」。梵天在佛教裡面的話就是所謂的「色界天主」;包含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色界天。再來就是「濕婆」;濕婆是在色界天頂,就是所有的物質世界、可見的世界。那還不是在意識思想層次的那個世界的最高點。濕婆在佛教裡面叫「色究竟天」。後來發展到密教,祂可能就叫「大黑天」,無論是梵文或巴利語,字根其實都差不多。佛陀其實就是在這個一神信仰之後、在這個創造了一神信仰的社會制度之後⋯⋯制度是說社會上就只有婆羅門可以死後直接回歸梵天;剎帝利跟平民都要經過禪修、經過研習這些吠陀經典,然後有體悟,才可以也回歸梵天;那賤民階級他就一生沒有辦法回歸。發展到後來,因為輪迴觀念漸漸加深了,之後的說法可能就是這些賤民階級生生世世都做同樣一件事情。印度到現在種姓階級都還是很明顯,而這樣的文化型態其實不只發生在印度,其實也影響了很多國家,可能是透過佛法的散佈、或是其他的原因的散佈,其實影響了很多國家,包含天跟地獄的這些說法。
然後我再回應一下那個「沙門」。在佛陀出生的那個一神信仰時期,很多人反對這個吠陀信仰的種姓階級制度,因此有了所謂的「沙門信仰」。但是「沙門」無論在梵文或巴利文裡面,唸起來感覺都很像「薩滿」,就是 Śrmaṇa。Śrmaṇa 在漢文翻譯就是「僧」,佛法僧的僧。他的意思就是「出家人」,就是離開家裡、離開城市,住在山林裡面修行,概念就跟薩滿一樣。雖然我找不到直接的關係,只是說這個唸法基本上很像,幾乎是一模一樣。這也是一個有趣的、可以觀察的點。所以佛陀他⋯⋯其實當時有很多沙門信仰的人就叫他「佛陀」,因為佛陀出了皇宮之外也是離開家去修養修行,所以他們也稱佛陀是「大沙門」。他的姓是「瞿曇」,所以叫他「沙門瞿曇」。這些沙門信仰的人,基本上就是反對有創造主的,所以佛法基本上是無神信仰。這個「無神信仰」並沒有去否定這些原始社會的、或者是人們建構出來這些鬼神的形式。他完全不否定,甚至還承認。但是他是用一個理性的方式去分析祂怎麼由來的,透過他的系統去理解這個事情。這些沙門信仰的人,共同的基礎就是反對種姓社會,所以反對一神論、反對神創造論。
鬼神
鄭鏗彰:剛剛有提到說,佛法是在印度哲學、印度文化裡面發展到所謂的沙門體系跟婆羅門體系,這兩個很大的系統的時候,發展出來的。佛陀是屬於沙門體系,就是認為沒有創造主。在沙門體系裡面,大家都不承認有神,跟現在的 New Age 或是回歸到原始社會是一樣的。既然沒有神,那到底要怎麼去解釋我們看到的這些所有的現象?我們明明就有人經驗過死後的世界,怎麼去解釋這些現象?所以在沙門體系裡,佛經有提到所謂「六師外道」,包含現在的耆那教,或是很多都是屬於這個沙門體系的,他們都不承認有神。有一些是會談天機,佛法跟釋迦摩尼跟其他教,都算是比較中道一點;有的很偏激,就變成極端的唯物論或是極端的享樂主義。既然沒有神、沒有因果、沒有業力的話,那到底是什麼?釋迦摩尼的主張是比較中道的,他承認這些我們看到的、我們感受到的所有現象。他用一套理論方法告訴大家,讓大家可以按照這個理論方法去如實地知道這個世界跟你所看到的現象是什麼樣子,而不是用一套我不知道的方式去詮釋它、用我不了解的方式、用一套東西詮釋它,那個叫做迷信。因為我不了解,所以我用一套等於是貼標籤的方式,把這個標籤貼到上面,就相信它。那「如實知」的方式其實就是一般大家所知道的「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苦」就是我如實地知道這個事物長什麼樣子;「集」就是原因,去找它的原因;找到它的原因之後,我就「滅」,就是消滅這個原因;消滅這個原因之後,我就不再被這個誤解所束縛,我就能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用這樣的方法去如實地建構我們所看到的、所有包含有形及無形的世界。所以當他去解釋這些原始的、周邊的、當時發生在印度社會的這些不論是信仰或是有形無形的時候,他就容納這樣的系統。
我剛剛有大概提到,神的部分都稱之為天;比如現在所謂的「天人」。但是天人有各種不同的存在,包含以前可能「薩滿」萬物的皆靈、有動物。金庸有一部小說叫做《天龍八部》,指的是比較高的存在。然後所有的神,比較低的存在就叫做鬼,剛剛峯誼有講。「地獄」、「惡鬼」、「畜生」是三惡道,那人就是中間。「天」有各種天;天就是「欲界」,就是人在的這個世界。「欲界三十三天」就是原始的這個「因陀羅」以下的原始信仰的三界,就都在這個欲界裡面。所以原始信仰裡面有很多剛提到的像薩滿這些,都還是強烈的慾望的代表。那他怎麼去分這個東西呢?天人是所謂有福報的;他行善積福,就往上,回歸到⋯如果比較現在的解釋方法就是意識振動頻率比較細微的,就往上;那比較粗的,因為它比較粗,它就會向下沉,所以就會往下。所以它其實基本上是一樣。你可以把當時的這個沙門體系看成是現在的 New Age,「反對宗教有神信仰的這一種概念的反動」。那時候的 New Age 就叫沙門,只是它可能也有我們原始的薩滿信仰、從薩滿文化上原始社會的方式去分析。
用意識上去區分這些天,就是剛剛說的,在這個三十三天之上,在原來的一神信仰之下立了一個「梵天」,所以才叫做「梵書」。吠陀信仰本來最初是根據這個來的。那印度教的三大信仰,「梵天」,然後「濕婆」產生了,然後再來「毗濕奴」。毗濕奴本來也是下面的一個小神,我會認為祂的功用也是去吸納週邊的宗教信仰,把他們的神都當成是毗濕奴的化身;甚至包括釋迦摩尼本身也是第九個毗濕奴的化身。因為毗濕奴的化身裡面⋯這也是很多後來歷史事件,最後一次有點像是西方講的那個末日的世界,還有佛教裡面描述的世界毀滅、下一個佛,彌勒佛,存在的世界。其實共同的元素大概都差不多,但是在這個區分底下,無論是「梵天」或者是「濕婆」,都屬於「色界」。色界一般分成「四禪天」,那他講的就是「修行人」才有存在的範圍,如果用New Age的詞彙來說的話,祂比較像是有經過淬煉的這些靈性,會到上面、行「梵行」,所以叫做初禪天。基本上就是「梵天」;有「梵眾天」、「梵輔天」。梵眾就是一般的民眾;這也是複製人類社會的階級。梵輔天就好像是臣,然後梵天是國王。但是這只是在初禪天;然後二禪的話,就是以「光」為主。三禪是以「淨」為主。
觀眾:哪一個淨?
鄭鏗彰:乾淨的淨。然後四禪就是以「捨」為主的。
觀眾:捨棄?
鄭鏗彰:對,這就是又回歸到佛法對於意識的解釋的層次問題,就是⋯⋯這要講還滿複雜的,要講下去可以嗎?我5分鐘把它講完。
朱峯誼:好。
鄭鏗彰:其實會去解釋光、或是淨,如果是在「雜阿含經」裡面,它講的就是說,當你從一個暗的地方,到離開暗的地方,你就會看到光。那是個相對的世界。當你從感覺不乾淨的地方,離開不乾淨的地方,就會覺得那個地方是淨的。這都是一個相對的世界。佛法裡面,色界上還有「無色界」;無色界基本上就是完全意識思想的存在,它們也有壽命。所以再回到剛剛詩琪講的,就是在 2500 年前,這些沙門系統的討論裡面,他們已經把所謂的「真我」、「大我」、「高我」,甚至「神我」全部討論完。那佛陀的結論就是,無論什麼我都是「無」。他講「無我」的意思是說,「建構出存在的那一個意識」就是「我」。這個「我」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存在,而是這個我都是依賴其他因緣來的。所以他怎麼解釋世界如果沒有一個唯一的創造主為一個絕對存在的時候,世界是怎麼產生的?就是「緣起」,是因緣和合來的。
緣起在英文它可能翻成 condition,就是一個條件。所有條件生成,就會生成這樣的狀態。所以佛陀不否定我們看到的、所有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感受到的事情,但是這些有形無形的都是「現象」,它並不是永恆不變存在的。如果你仔細去思考⋯這個得要解釋輪迴才會解釋到⋯如果這個存在是會輪迴永遠存在的話,那它依附在哪裡呢?它依附在你的意識裡面嗎?你的意識隨時不斷地在變啊!依附在你的肉身上面嗎?你的肉身也不斷在變。依附在宇宙嗎?宇宙也不斷在變,宇宙會有成住壞空。那它依附在哪裡?所以它沒有一個可以依附長久的存在。不能依附,其實就是佛經裡面說的「沒有自性」,沒有自己存在的性質。
本來一開始被發現是這樣、永遠就是這樣、一直都是這樣、不會改變的性質,只有絕對的神才會有這個性質;祂就是擁有這個性質,祂才能夠創造出一切。但是佛陀又會去問說,既然祂是絕對的話,那「神」在吠陀信仰底下,祂可能是極端的快樂,極樂。可是為什麼祂是單一的性質(極樂),創造的世界卻會有痛苦?這很多我們沒有辦法解釋。所以佛陀用「緣起」來解釋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相對的。也因為相對,都是互相依恃才會有存在。那互相依恃在我們的「意識層面」所感知到的「現象」,就是我們「認為的存在」。所以這些會變動的條件,我們所感知到的才會變動。「因」會變成「果」;如果這些所有的事物都是實有的、是唯一常在的存在的話,「因」就不會變成「果」,那我們看到的世界的現象,就不會是像現在我們看到的會變化、有因果、有因緣。我要說的是,佛陀雖然說「無我」、說「無常」,但他不是說這些「現象」都是沒有的、或是我們看到的都是沒有,而是說這些現象「只是我們看到的現象」而已,他沒有一個永恆存在的根源。
生死與輪迴
鄭鏗彰:就釋迦摩尼所理解的法來講,生死是一個最核心、而且是他進入的地方;他當初出家就是為了去了解生老病死的根源。在那樣的社會底下,沙門傳統、以前的吠陀信仰,有很多解釋生老病死的方式。最根本的不同是,吠陀信仰發展到佛陀的年代之前就產生了奧義書;「奧義」這兩個字就是「對座對談」的意思,也就是「一對一,我傳給你」。有點像現在無論是西方教育體系或是佛教體系下都會有的密教,就是一對一跟你講。因為那個年代其實文字不普遍,在婆羅門社會裡,文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只有巫師階級才會用,所以會有這種一對一的密法傳承。奧義書發展到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從輪迴開始,離開了輪迴的討論,再開始討論如何解脫輪迴。所以「解脫輪迴」在這個項目裡,其實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大家都覺得自己被輪迴束縛、被命運束縛,好像一個很既定的東西在裡面。那束縛的根源是什麼?為什麼會被束縛?這個是從婆羅門教奧義書開始就有討論這個。
很難說佛陀有沒有受到這個奧義書影響?可能有,因為年代接近,也可能沒有。佛陀的法其實是說,對於生死這件事情,你會有煩惱、你會感覺到被束縛,甚至是說你會有生或死的概念,就是「存有」,一個存在的狀態。有一個存在的狀態,你才會生跟死。所以佛法是極端理性主義的,就是「有一個存在」,你才會知道生死。所以你必須要去解決的就是「這個存在的狀態到底是什麼」?在這個存在狀態裡面,到底是什麼束縛你們?這是佛法的根源。
所以,佛法說,「束縛你的是什麼呢?可能你要去了解一下這個存在的狀態。」那我剛剛說的,「苦集滅道」是一個方法,一個了解的方法,讓你真真實實、如實地去看到這個事物,甚至是生死的原貌的方法。所以他用了很多方法,包含之前吠陀信仰的、婆羅門信仰的一些方法,去解釋這個生死的狀態⋯⋯以前的漢文的翻譯把靈魂叫做「神」,「神」所代表的意義是指這個存在的狀態,一直延續存在的狀態。那一直延續存在狀態叫做什麼?就是我,我認為有一個我一直延續存在,我才會有下一輩子、下下輩子,因為我有上輩子,對不對?
那剛剛有提到薩滿傳統把這個存在狀態去離散,他變成是沒有一個固定存在世界。佛陀的主張也是類似的作法,他先去分析我到底是什麼。那這個存有狀態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五蘊,「蘊」是集合的意思。這個我是「集合」來的,它不是從一個根源創造出來,也不是一直存在;它是很多東西集合起來。集合的過程當中,你會看到一個「現象」叫做「我」,「我存在的現象」。在禪修的傳統裡面,你必須要去觀修這個我存在哪裡?在色受想行識的哪裡?「色」就是這個肉身,這個肉身就是所謂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來的。「我」就存在這個肉身,或者我也有存在「受」,就是感受。我感覺到痛了、我感覺到熱了。有人覺得我感受到才會活著、才會存在。「想」就是類似「我思故我在」,我有想法、我有思考、我有概念,我才能覺得我存在。「行」就是我有意志、有動力,我想要去變成一個什麼,我想要成為什麼、我想要去做什麼,我才有一個存在。「識」就是我看到、我聽到;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個我看到、我聽到了的這一個存在狀態。五蘊「色受想行識」。
這裡也可以回歸到我剛說的宇宙觀的形成。「色」就這是停留在「欲界」跟「色界」。「受」只有在色界的二禪;初禪就是有覺有觀。然後再來就是有喜樂憂悲的去除;去除這些喜樂憂悲,只剩下「捨」的感受。它還是一個捨,我把這些東西捨掉,它還是一個感受。到了捨的層次之上就「沒有」。在禪修的表現上看起來就是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那就是捨。然後「想」跟「行」,「行」就是比較根本的動力,就是意志的動力;「想」跟「行」,比較意志的動力。這個部分就展現在「無色界」。無色界就是「空無邊」、「識無邊」、還有「無所有」、還有「非想非非想」。對於最後的那個「想」跟「識」型態的存有的一種狀態,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只有「意識形態」、「意識」的存在的一個狀態。
為什麼是「空無邊」?原因就是當我從「有形的世界」進入到一個「有形的物質世界」環繞出來的「空缺」裡面,我感受到尤其相對地「空」。你會覺得好像有一個「空無邊」,用「空」來解釋「世界的意識」。然後,你感覺到空,這背後代表你是一個觀察者。這個觀察者就是「識」。所以就有「完全由意識去環繞、去解釋所有的時空」的一個世界,叫作「識無邊」。識無邊之後再解決這個「識」,就是印度哲學的四大象限,這個「有」,「沒有」。解釋完「有意識」這邊的時候,用識去看,那一定有一個「沒有意識」的,對不對?那一個完全沒有意識的世界叫做什麼?就是「無所有處」。可是「完全沒有意識」就回到最根源的問題了:如果完全沒有意識,我們怎麼觀察這個世界?我還存不存有?所以這是第三象限:「也不是沒有意識,也不是沒有沒有意識」,就叫「非想非非想天」。最後一個存有的狀態就是超脫這一切,也就是包容這一切。剛剛說的三個象限,第四個象限是對於意識「既有也無」的狀態。那佛陀去解釋這個「既有也無」、讓這四個象限完整地包容的解釋方式,他感受到的就是「緣起法」,就是這一個世界它沒有一個存在固定的形式,所有都是緣起。
那這回歸到說,緣起之後我怎麼樣去分解這個五蘊?因為五蘊最終剩下「識」嘛,所以他去解釋這要怎麼操作。佛陀說了一個⋯就是大家應該有聽過「十二因緣」的輪迴概念。那十二因緣根本的動力就是「無明」,無明就是無知的意思,就是你對於真相的不了解。你不能夠住在真相當中,你就會產生了無明。那因為這個「無明緣行」,這個「行」就是「業」⋯⋯為什麼用「行」來取代「業」,其實這也是因為佛陀他反對有神信仰傳統。因為業跟「有一個創造主」或是「有靈魂在決定」這些概念是連結在一起的。但是「業」的另外一個解釋是,它是很多事情,包含「身口意」,也就是我思想行為這些意識層面,所造成出來的「動力」。如果把宇宙萬物都看成是一種能量的話,那它就是一種能量在運作的形式。如果在佛法裡去解釋這個「業」,那好像就是一個「慣性」。就好比做陶土的時候,不是有一個大轉盤嗎?用鞭子去抽,這個轉盤就會跟著慣性一直動。那這一種就叫做「行」,就是它無論是自己的身口意或是宇宙萬物本來運行的一些動力,都叫做「行」。
從「無明」到「行」的狀態,好像就是⋯如果是道家的解釋,可能就是到混沌的狀態,然後行緣識。因為混沌就好像是最初時的大爆炸理論,就是宇宙有各種不同的作用力,它不斷地膨脹、不斷地壓著,但是它沒有既定的形式。那既定形式會出現在哪裡?就是「觀察者」。有觀察者就是有「識」的存在。所以一個一個的觀察者,透過時間軸的切割,就是時間;透過相對位置的切割,那就是空間;透過光跟暗的切割,就是光暗;透過香味、透過眼耳鼻舌身意種種不同的切割,它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界」,也就是不同的世界。所以這個世界就叫做「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六入緣觸」,「觸」就是「三識和合」的,就是「根」、「塵」、「識」。眼根(眼睛)所看得到的、接觸到的就是「色」,然後後面產生的腦波就叫作「識」。根、塵、識「三事和合」才會叫做「觸」,沒有三事和合就不會產生這個。
在這樣的過程裡,連「識」都不是一個永恆不變的存在,它也是根據其他的因緣和合來的。所以「識」、然後「觸」、然後再來「受」。「受」就是感受,我產生觸之後就會有感受,有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人的「慣性」是去追逐貪愛好的感受,然後去厭惡、排斥不好的感受。所有一切的根源就是從這裡來的。所以當你去建構這個自我的慣性,也就是我建構在眼耳鼻舌聲音這樣子感受上面、然後在上面不斷地疊加,開始形成感受、形成了價值觀、形成了思考的體系。這樣的價值觀跟思考的體系就把你束縛在後續的愛、取、有、生、老、死之間,你就在這樣的束縛之間不斷地循迴。但這是一個無知的循迴,從最初始的那個「行」,到「識」的那個分別而已。因此,必須要去解決的就是我對於存有的問題、我對於存有的執著。
所以佛法最根本的根源就是「諸法無我」,就是無論在什麼樣的狀態都不能夠有「我」;有「我」就會被束縛在這個「我」裡面。如果從修行的層次來看的話,就是從欲界到色界。我剛說色界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在禪定的過程當中,從基本的「覺知」,然後到「去除」;覺知之後,從粗的感受到細的感受,你感受到歡喜,這也是一種感受。所以佛法很重視從剛剛說的「受」入手,盡量地去減低你對於喜歡的事情的貪愛,然後也降低對於不喜歡事情的厭惡,漸漸地就能夠回歸到所有事物的真實的看法,我就能夠除去我原來以為的有一個固定存在的我的執著,回歸到它原來就是緣起的、因緣和合的、沒有恆常存在的狀態。我常常會說,佛法的練習就是去練習一個「沒有答案」的狀態;你不要給任何事情一個答案、一個標籤,你就慢慢地能夠回歸到這個事情、這個事物本來存在的樣貌。對「我」的樣貌也是這樣子,你就慢慢能夠接受這個「我」,它只不過是一個我認為存在的「現象」而已、它沒有一個恆常存在。這個「我的現象」依賴很多動力⋯包含剛剛所說的,一旦我不明白、我不能夠接受我的狀態,那就叫作我有這個執著。我沒有辦法了解所有宇宙萬物,包含自我的原來存在的狀態,那就叫作無明,就是無知。無知才是動力、才會造成輪迴的動力。
朱峯誼:好,謝謝鏗鏘,教給我們一個非常龐大的架構。我曾經跟鏗鏘聊關於生命、生死或是人生的目的。我問他「人生的目的是在追求超脫嗎?或是在追求一個跳脫輪迴嗎?」當時鏗鏘給我的答案是,就是去「知道」這些事情就可以了。是這樣嗎?那我想要講的就是說,縱使背後有這樣大的一個架構,但是更細緻來談的話,或是說專門談「現象」的話,其實佛法好像也有一塊是專門在講「中陰」這一塊的。對於中陰論的輪迴,你會怎麼樣去看他?他是不同的事情嗎?還是說這件事情也是可以讓我們去理解生死這件事的?
鄭鏗彰:中陰在很多的體系下都會講,那佛教包含藏傳佛教,它原來可能也是原始泛靈信仰來的,也就是所謂的「苯教」來的。但是接受了佛法的論述之後,它會轉變成佛法看待中陰的方式。佛法看待中陰的方式,其實就是一個⋯⋯我剛剛說的是「存有我的狀態」,存有我的狀態就是五蘊,藏傳佛教他們對於中陰的看法,便是五蘊離散的過程。也就是說原來我的存在是「色受想行識」的「合」,然後「離散」。第一個離散是最初的層次,就是捨「色身」。色身就是地水火風;所以是地、水、火、風慢慢離開的過程。那生的時候其實是反過來,風、火、水、地,這一個動力的結合。其實「風」你可以當成是不同密度的重力的移動,這個以後再講。
再來就是「受」、「想」。但那不是說「識」會永遠存在;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佛法其實是一個多元宇宙觀。它不是一個平行宇宙;平行宇宙是有時間軸的,它是沒有時間軸的多元宇宙觀。所以你可以把「輪迴」,或是「中陰」,看成是剛剛說的夢境也好、或是是說其他禪修的練習也好,都有相同類似的狀態。就是因為我們剛剛有提到,「識」是最後、最細微對於「存有」的執著,所以這個執著會造成由「識」來辨別宇宙萬物、時間空間。「識」來辨別宇宙萬物、時間空間,就是說我現在的識,如果拿掉時間軸的話,它在其他的時空,它可能切割出不同樣的關係、不同樣的存在。比如說在我的 45 年前,它可能是在這一個時空切割出它的存在。45 年以後,這是在時間軸上的切割;在空間則是相對的頻率的位置,也就是識的作用的位置。也就是說從「行」到「識」的這個存有,它會造成你感受到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存有的狀態。
那依我自己個人禪修的經歷,的確是會有的,而且那個轉換的確有點像剛剛說的,有點像電視機的概念。在轉換的時候,最常遇到的經驗是電視機畫面好像沒有,聲音聽到的也只是雜訊,就「囃」一下子就轉換到別的頻率。它好像是一個調頻廣播,或是電視機不同的頻道。以前無線的時代是調頻率的。這些無線電波是不同的頻率,造成不同的振動的一個「界」。剛剛說的不同的振動的世界,你調到它的頻率就可以觀看到那樣的世界。事實上在禪修的時候,你很容易會感受到那樣的狀態,甚至是我剛剛說的「識無邊」的狀態。你可以用意識完全自由地切換所有的狀態,根本沒有一個⋯沒有界跟界之間的隔閡跟限制。就是⋯你會感覺到只有「識」構成的⋯⋯也不能說宇宙,因為宇宙就是時間空間。
這個無色界的概念,其實是原來吠陀傳統裡面就有的。也就是這個層次,在原來吠陀信仰的那些人,基本上就是這樣講的。那佛陀要解決的是什麼?就是這個「識」到底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存有?真正的宇宙萬物的構成是怎麼來的?所以最後一個就是「滅盡定」,就是所有的包容、所有的融合,完整地包含現世的所有存在,都完整地包容,沒有矛盾也沒有遺漏。它不是從這個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你這樣想好了,如果有一個分隔、分隔、分隔開的世界,它是一個一個的維度的話,你就可以在維度上去切分出無量的世界來,你也可以切分出無量的維度來。但是這些切分的方式都是「識」;它造成你在各個軸度、這個維度的刻度上去移動,你就會看到不同樣的世界。那這個就是從混沌到「識」的狀態切出來。就好像鏡子,我切出這個截面,反射出來的就是這個截面所映照出來的世界。用現在的語言來講的話可能就是插顯示卡,就是把數位的0 跟 1 的這些介面轉成可以顯示出來的影像介面。所以那一個插顯示卡或是「映照」的;佛法裡面常提到的這個「映照」的概念,鏡子就是水面反射的月亮,用這樣的概念去解釋這個事實整個原因。所以它根本的概念不是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就不是一種所謂的「超脫」。佛法的完善到後來,其實剛剛也解釋就是「世間即涅槃」,是心解脫、心不再束縛在對於生死的煩惱裡面,也不束縛在對生死的變化,對生死的無常你都能夠全然的理解、全然的接受,住在這樣的狀態裡面,那才是佛法想要追求的境界。
意識轉換 / 神通
鄭鏗彰:簡單說佛法就是剛剛說的,它禁止貼標籤、禁止儀式。釋迦摩尼一開始就講無論祭祀、卜卦,這些通靈的行為一蓋禁止。他的概念是要離開這些依賴,而修行的方式就是去解決你的慣性。那其實就是逆著人的這些慣性跟慾望,去尋求解脫。但是不可否認,如果在所謂的禪修的過程中,你止跟觀的功夫俱足⋯⋯就是剛剛詩琪講的這個五感增進,那你自然就會感受到不一樣的事物。所以這等於是一個副產品;對以佛法的修行人來說,這是一個副產品,是一種神通。佛法有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你訓練你的覺知、訓練你的感受、訓練你的心識狀態,而能夠去體會到其他的事物的頻率。
但是佛陀有另一個理由去反對弟子過度使用神通,他說最重要的是第六通,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才是真的神通。他的悟道弟子叫做阿羅漢,阿羅漢裡面有有神通的阿羅漢跟沒有神通的阿羅漢。沒有神通的阿羅漢就是沒有煩惱、去除煩惱心得解脫,但是他沒有能夠看到其他事物的能力。看到一般人看不到事物的能力,其實就只是覺知範圍擴大,或者是你能夠做一些別人觸及不到的範圍,就好像變魔術一樣,人家就會覺得你能力很大。所以另外一個制定這個戒律的理由是,如果大家都看到你能力很大的話,那大家相信的是「你」,而不是這一個「法」,真實的法。所以佛陀反對弟子們對一般大眾顯示神通,因為大家都只會相信這個能力很大的事情,而不相信這個能夠幫助他解脫的法。因為這兩個理由,所以他不主張神通。
鄭鏗彰:補充一下。所有的最原始的「阿含經文」後面,就在佛祖講完、然後弟子聽了成阿羅漢,成阿羅漢的描述都是「自知自證」,然後後面就是心得解脫等等、自知不受後有;都是自己知道。那佛陀其實也講過說,你不論是從路邊聽到的、書本上看到的、歷史講的、神告訴你的、甚至是你的老師告訴你的,包含佛陀告訴你的,你如果沒有經過檢視,然後沒有來跟真實的看到的狀態相符的話,你就不要相信。所以你一切都是「自知自證」。